在台灣,針對兩岸關係和統獨立場,大致可區分成四種人,以下分別介紹,若有巧合雷同者,請勿緊張憤怒,自個兒跳出來對號入座:
第一種人很坦蕩磊落,兩岸都清楚他們是「鐵桿統派」。這種人在台灣是獨派、綠蛆、綠媒攻擊的標靶,幾乎已遍體鱗傷,無容身之地。至於在大陸,他們的立場也很清楚,所以博得大陸民眾的肯定歡迎,但他們不是很在意官方關係,也不樂意配合制式的説法,因此並沒有什麼資源利益可享。我常戲稱,這種人像是「豬八戒」,在兩岸是「裡外不是人」。
第二種人厲害了,在台灣搞台獨支持台獨,但一到了大陸,馬上換成另一張臉孔,大力頌揚「兩岸一家親,兩岸終歸於統一」,這就是被俗稱「兩面人」的標準臉譜。不過,批評歸批評,這種人在兩岸都吃得開,在台灣取得政商資源,在大陸賺人民幣盆滿鉢滿。
第三種人更厲害了,他們在台灣有一定的政治香火、政治地位、政治資源。正因如此,他們在大陸也很受官方重視,而這類人長袖善舞、八面玲瓏,在大陸講起漂亮謟媚歌功頌德的話,連我聽了都噁心的想到洗手間嘔吐。不過,這種人的身段很柔軟,他們在台灣也會選擇必要時機,大大擺出「改革者」的姿態,一下子説「九二共識已不合時宜,要改了」,一下子又說「中國國民黨要拿掉中國兩字,走本土化、年輕化」。他們也會抓住時機,跟著台獨號角起舞,攻擊某些表裡如一的同黨同志,有時下手之狠連綠營都瞠目結舌。有次,我私底下質問某位在枱面上高唱改革的大咖:「這麽做這麼說,不怕在大陸的既得利益沒有了」,他很得意的回應我「早已經在大陸報備過了,他們知道我是為了選舉的權宜舉動,最重要是要在台灣先赢了,取得政治地位,到時候再改口,不是更有價值嗎」?了不起,這種像泥鰍一般可以隨時改變調整的人,説真格的是特別混的開,永遠的「吃香喝辣,享受既得利益」。
第四種人是在台灣擺明是台獨,也公開攻擊大陸,只是他也不經營大陸、不討好大陸,更從不登陸大陸。這種人很討厭我,我也以他們為敵,但說真格的,我也挺服氣他們的表裡如一。不過,這種人在綠營𥚃好像也混得不如意,就如同我在藍營裡尷尬的處境一樣。